徐 。翰慌率露,就怕多事
徐 健
偶訪位于海曙區集士港鎮山下莊村的長壽寺,隨處可見墻上掛著的書法作品,多帶禪意,充滿智慧,給人啟悟。其中有一幅寫的是,“不怕事多,就怕多事”?戳瞬唤笭,并引發筆者思考。
“事多”與“多事”,不只是字序不同,更是含義迥異。
人生在世,免不了做事。事多,意味著忙。忙,是現代人的常態。面對繁雜的事務,如何有效應對,體現一個人的素養和能力。
不怕事多,就是指遇到事情不推卸,面對問題不回避,敢于迎難而上,這是有責任心和擔當精神的體現。一個人的價值,就體現在做事上,事情做得越多,成就往往也越大。養尊處優、優哉游哉,或遇到事情就退縮回避,甚或選擇躺平,則必然一事無成。
當然,在做事過程中,要講究策略和方法,善于集中精力,保持專注,做好自己該做之事,切勿“多事”。“事多”不可怕,怕的是“多事”。
“多事”,常指節外生枝、沒事找事,F實中,常有這樣一些人,習慣于自作多情、好出風頭,把本不該做的事情攬在自己身上,事無巨細、大包大攬,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,結果往往是吃力不討好;有的習慣于把簡單事情復雜化,無中生有、小題大做,或糾纏于細枝末節,平添忙亂,影響效率。
“多事”,是對正常做事的影響和干擾,是一種無端的內耗。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,究其原因,在于有些人眼界不寬、境界不高,在對事物的認知上存在這樣那樣的偏差,在于處理事情的能力有限,思路不清、方法不當。
處理好“事多”與“多事”間的關系,需要智慧。在當前事多且繁的情況下,要很好應對,確保做事的有序和有效,必須避免“多事”。只有不“多事”,才能多做事、做好事。
避免“多事”,就要提升格局,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好的心態,防止心浮氣躁、沒事找事、為忙而忙,反對為吸引眼球、找存在感而瞎折騰。要增強邊界意識,善于在職責范圍內做事,學會按規矩辦事,少一些隨心所欲、自以為是,更不可擅自越權、越俎代庖。同時要加強學習,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,善于抓大放小,學會做減法,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,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。
為了更好地做事,除了自身需避免“多事”的同時,還要提防和遠離身邊的“多事”之人。生活中常有一些人,好八卦,好管閑事,以打聽、傳播小道消息為樂;有的好發議論,自己不干事,卻喜歡指手畫腳、說三道四;有的好搬弄是非,甚至暗中詆毀、造謠中傷,唯恐天下不亂。因為類似“多事”者的存在,以致在一些地方,一定程度上存在干的不如看的、看的不如搗亂的不正,F象,嚴重影響了干事創業的氛圍,讓干事者深感失望和無奈。
從這個意義上說,“不怕事多,就怕多事”,是干事者的一種心聲。我們的社會理當采取一些措施,形成一種風氣,讓“多事”者少一些自由發揮和“逞能”的空間,盡力排除那些不懷好意者的惡性干擾,讓干事的環境變得更好。在學會盡可能遠離此類人的同時,我們每一個人要從我做起,本分為人,踏實做事,專注于做好自己該做的事,避免成為一個他人眼中的“多事”之人。
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|
去年,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、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。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...
詳細
|
習近平總書記2·19和4·19兩次重要講話,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,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...
詳細
|